一色


拼音yī sè
注音一 ㄙㄜˋ
词性形容词

一色

词语解释

一色[ yī sè ]

⒈  一种颜色。

水天一色。秋水共长天一色。

⒉  一样。

霁月光风一色新。参加晚宴的来宾一色西装革履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单色;一种颜色。

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一色成体谓之醇,白黑杂合谓之駮。”
北周 庾信 《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》:“落花与芝盖同飞,杨柳共春旗一色。”
宋 欧阳修 《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》诗:“明月浄松林,千峰同一色。”
峻青 《烟墩》:“你站立墩上,凭堞远眺,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,遥瞻那峰峦千里岚气迷蒙的群山。”

⒉  一种;一类。

《唐六典·户部尚书·金部郎中》:“开元 二十年敕,以为﹝俸食﹞名目虽多,料数先定,既烦案牘,因此生姦,自今以后,合为一色,都以月俸为名。”
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极谏》:“望请命妇会於别殿;九部乐从东门入;散乐一色,伏望停省。”

⒊  谓全部一样。

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红蓝花梔子》“粱米第一,粟米第二”原注:“必用一色纯米,勿使有杂。”
金 元好问 《雪岩》诗:“贞松劲柏四时春,霽月光风一色新。”
郁达夫 《迟桂花》:“这沉静清彻的声气,也和 翁则生 的一色而没有两样。”
周立波 《山乡巨变》上一:“土改时,我分一幢地主的横屋,一色的青瓦。”

国语辞典

一色[ yī sè ]

⒈  颜色相同。

《汉书·卷六七·梅福传》:「一色成体谓之醇,白黑杂合谓之駮。」
宋·苏轼〈送蜀人张师厚赴殿〉诗二首之二:「一色杏花三十里,新郎君去马如飞。」

⒉  全部一样。

《醒世恒言·卷三五·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「一色都是现银,并无一毫赊帐。」
《红楼梦·第四九回》:「只见众姐妹已都在那边,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的斗篷。」

⒊  一件。

如:「一色礼物」。

德语monochrom (Adj)​, monochromatisch (Adj)​

法语uniforme, homogène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色"的意思解释、一色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太阳渐渐从西方落下,天边出现了彩霞,色彩斑斓的霞光映在了湖面上。从远处和天边接在了一起,水天一色,这时的洞庭湖更美了。就像只用色彩渲染,而不用墨线勾勒的风景画那样。

2.站在海边远远望去,天连着海,海连着天,海天一色,一望无际,景色极为壮观。阳光洒在海面上,像是撒了一层金子,波光粼粼。一阵清风吹来,一排排浪花涌动着,像翻滚的雪浪扑打在金山上,真美!

3.蔺相如有自信,才能将和氏璧完璧归赵;王勃有自信,才能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的壮丽;文天祥有自信,才有了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绝叹。

4.水草茂密,安静的铺张着远古的绿色,芦苇于晚风中摇曳,无数温柔的箭镞射向岁月,射向水天一色的苍茫……

5.发布会现场,陈晓卿特意展示了分集导演们一年前和一年后的相貌对比图,一年前的导演们青春靓丽、风华正茂,一年后再看,清一色的满脸风霜。

6.所见滚滚波涛,击浪中流;沙鸥鸣空,锦鳞入水。海天一色,风华无边;长烟凌空,皓月千里。几点渔火,说人世变迁;龙王击钟,诉沧海桑田。回眺长城,蛟腾复虎跃;远望天际,浪从月边来。

7.安妮:如果现在奥运会上只有清一色的男选手参加比赛,那倒成了不可思议的事了。

8.水草茂密,安静的铺张着远古的绿色,芦苇于晚风中摇曳,无数温柔的箭镞射向岁月,射向水天一色的苍茫……

9.欧式建筑群,洁白无暇,与近在咫尺的大海相连,水天一色,犹如海市蜃楼。

10.在芬兰,极少有中学生晚上做家庭作业超过半个小时,没有清一色的校服,没有招贤纳士的社团,没有衣着光鲜的学生代表,也没有烦人的迟到铃,更没有天才特训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