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而不反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。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发,玉石皆碎。”
例子主客倒置,迷而不反,惑而不解。宋·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
基础信息
拼音mí ér bù fǎn
注音ㄇ一ˊ ㄦˊ ㄅㄨˋ ㄈㄢˇ
感情迷而不反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知错不改。
近义词迷而不返
反义词迷途知返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亲上作亲(意思解释)
- 逴俗绝物(意思解释)
- 屈指可数(意思解释)
- 疚心疾首(意思解释)
- 床上安床(意思解释)
- 放牛归马(意思解释)
- 狐死首丘(意思解释)
- 长命富贵(意思解释)
- 又红又专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释)
- 云天雾地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贫贱不能移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粗服乱头(意思解释)
- 漫不经心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(意思解释)
- 踵武前贤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释)
- 似曾相识(意思解释)
※ 迷而不反的意思解释、迷而不反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精雕细刻 | 精心细致地雕刻。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。 |
筋疲力竭 | 筋:筋骨;疲:疲劳。形容非常疲乏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杜绝言路 | 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 |
斗唇合舌 | 犹言耍嘴皮子,卖弄口才。 |
十全大补 | 药名。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。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妻儿老少 | 见“妻儿老小”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冲锋陷阵 |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牛刀小试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。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无稽之谈 | 稽:音机;查考;谈:话语;传言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性命攸关 | 攸:所。形容事关重大,非常紧要 |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人尽其才 |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