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箪食豆羹箪食豆羹的意思
dānshídòugēng

箪食豆羹



箪食豆羹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箪:盛饭的竹器;豆:古代盛食物的器皿。一箪饭食,一豆羹汤。指少量饮食。比喻小利。

出处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”

例子明·陈继儒《小窗幽记》:“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,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。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dān shí dòu gēng

注音ㄉㄢ ㄕˊ ㄉㄡˋ ㄍㄥ

繁体簞食豆羹

感情箪食豆羹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箪食豆羹的意思解释、箪食豆羹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
成语接龙(顺接)
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浑然一体 浑然:完整不可分。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。
辙鲋之急 辙鲋: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。比喻因厄迫身。
一夕一朝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
死要面子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
绰有余裕 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
四书五经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算无遗策 算:计划;遗策:失算。形容策划精密准确,从来没有失算。
言而无信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
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夫唱妇随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
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
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
庖丁解牛 庖丁:厨师。厨师解割了全牛。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;技术纯熟神妙;做事得心应手。
因噎废食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
度己失期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
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
珠玉之论 形容精辟的言论,卓越的见解。
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。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。
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。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。
取之不尽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
通时合变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
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
时运亨通 指时运好,诸事顺利。
义不容辞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,冷言冷语,不可捉摸。
举目无亲 举目:抬头看。抬头张望;没有一个亲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独无依。
空手套白狼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
聪明伶俐 伶俐:灵活。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;记忆力和理解力强。